SLOWDOWN
看看现在孩子们的打扮,就知道大人们已经急成啥样了:
真的还像个孩子吗?摆姿势是大人架势,化妆画的堪比演员,走路还要嗨一句“起范儿”。急起来的孩子,瞬间年龄窜老,再无童颜天真。
总许着“希望你快快长大”的愿望,这真合理吗?我们在孩童的时候,这是困扰我们父母的问题。拥有了自己的小孩,变成困扰我们的问题。“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既不能长的丰满又失去了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其实,“孩子你慢慢来”,不是一句口头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小火车”的时速设定,因为成长,本来就是一天一天,一点一滴的“慢慢来”。
○
○
等等孩子,没那么难吧?
恐怕分房睡的“恐惧”,每个从成长路上走过来的我们都经历过。如今变成了我们的孩子。成年人的世界,有独立的房间是幸事,而在孩子心中,失去与爸妈一起入眠的“机会”更像一场“噩梦”。
5岁的鑫鑫爸一副权威的样子命令鑫鑫的时候,鑫鑫的表情十分崩溃。但爸爸的告诫永远不容置喙:“你都这么大一孩子了,早就该自己睡觉了好吗。我在你那时候都没这个条件有自己的房间。”
担心被爸爸批评,鑫鑫第一次去到自己的房间时,偷偷用电话手表给妈妈发语音:“我睡不着妈妈,我害怕一个人睡觉。”每次回到家,妈妈都会先陪他,后来孩子也渐渐接受了这一点。
每当鑫鑫爸冲孩子吼,妈妈总会单独和老公说起这件事。“孩子不同于大人,他们需要自己的节奏,用大人的方式要求孩子,结局只会越来越糟。”当爸爸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和鑫鑫的关系越发顺畅的同时,也让鑫鑫逐渐习惯了一个人睡。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大人的本领也是从孩童时代养成,我们不能在他们还懵懵懂懂的时候愣是问他们“1+1”到底等于几,在强迫他们缩短自己成长时间时猛往上加力。你是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钻进他们的身体。
尊重他们的脚步,在前面等一等他们,并不需要几分钟,适时地引导,或许会让他们更知事中真理。
○
○
耐心的威力,
胜过一百句“你快点”
大满爱上了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是她4岁的时候,可是最初的姿势总是有点笨拙,一颗扣子要系上好久,才能给自己打点好。出门时,总是带着满满的成就感,遇上认识的阿姨还要时不时地炫耀:“阿姨,我今天自己系的扣子。”
但爷爷每次等的时候,偏要在旁边不耐烦地催上几句:“快点快点大满,不会系就让妈妈帮你系啊。”孩子很急的时候,有时甚至会把鞋穿反。
这样的话,孩子总是能听到很多:
“快点穿衣服,上幼儿园要迟到了。”
“刷牙怎么也那么慢。”
“能不能快点吃饭,你爸还等着呢。”
最初掌握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并不是本领,而是本能。他们需要时间去反应,去习惯,甚至去掌握,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技能。催孩子快点,并不能让他们瞬间系好鞋带,马上穿好衣服,反而会在急迫的催促下失掉信心。
不信你可以试试,当你耐心地等待孩子做完一件事,她会骄傲地告诉你:“我也掌握了一项本领!”
让她们渐渐地做个小能手,比被追赶更重要。
○
○
别想着给5岁的孩子,
压上二十几岁的时间表
还是最水嫩的年龄偏要让孩子每天都上妆,偏要在年幼的时候就送去各种辅导班,却从来不问孩子的意见。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就一定要给孩子的苗先拔起来,活生生地把孩子压成了一块被榨干的大饼。
曾有这样一则新闻,上海某孩子2岁半就开始秃顶,睡觉时总是满头大汗,半夜在梦中都会惊醒。经医生诊断这是“斑秃”。一问到底才发现,妈妈为了让孩子上名幼儿园,假期给孩子报了很多特长班。除了奥数、英文,还给家长报了钢琴班、画画班,就担心自己家的孩子比不上别人的孩子。
总是希望自己孩子跟上社会主流的节奏,却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情绪。
欲速则不达,比起不断地给孩子施压,倒不如让孩子的个性在兴趣与玩耍中慢慢显露。给孩子时间与空间,告诉他们其实他们可以向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向阳而生,比在“营养剂”的狂补更有意义。
让孩子的成长成为“有机成长”,长成为快乐少年。不要让他们成为催熟的水果,只有压抑与被动。你如何“等”着孩子慢慢长大?快点击阅读原文与小安分享一下!
热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
从什么时候开始,谈“爱”成了难以启齿的事?如果你希望孩子幸福,就请教会他们爱
总羡慕别人的孩子教得好,先想想自己出力有多少
安利微刊原创稿件,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安利微刊是安利公司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mwc.com/zcmbzl/17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