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背的第一个药箱,木头的,很沉,这是第二个,也是木头的,比第一个大,这是第三个,塑料的,轻便多了。”大年三十,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韩家岗村的退休乡村医生韩方春在整理自己从医45年用过的药箱。

年,韩方春毕业于夏张十中,由于有文化、人忠厚老实,被韩家岗村村委选为乡村医生。从医45年来,韩方春牢记“治病救人永远排在第一位”,成为了附近村庄村民的“健康守护神”。为使乡亲们的健康更有保障,也为了传承,他将自己的儿子韩少华也培养成了一名乡村医生。

栉风沐雨,足迹踏遍13个村庄

年8月,韩方春高中毕业,9月,村委便推荐他去当乡村医生,去夏张镇卫生院接受系统培训。“那时候什么都没想,村委推荐我是对我的信任,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为乡亲们服务好。”回忆起当年走上工作岗位的情景,韩方春觉得仿佛就在昨天。

接触陌生的医学领域,韩方春觉得激动又惶恐,激动的是学了医学知识,就可以治病救人;惶恐的是事关乡亲们的健康甚至生命,自己能学好吗?韩方春暗暗为自己打气,经过不断的学习、培训,韩方春逐渐掌握了系统的中医、药理知识。

培训学习期间,韩方春用过的笔记本不计其数,记者在留存的笔记本中看到,肝病常见问题解答、儿童发烧原因、超声波探查等内容被工工整整地记载着。

培训合格后,韩方春背上了自己的第一个药箱,那是一个长约20厘米、高15厘米的木头箱子。“当时村里出资元购买了一些药和基本的医疗器械,我就上岗了。”韩方春介绍。

从此,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白天黑夜,这个身高仅一米六、体重仅50公斤的瘦弱乡村医生背着药箱,跑遍了附近的13个村庄。公共卫生、儿童免疫、计划生育……13个村子的泥泞与坎坷,他用脚步丈量,乡亲们的健康,他用耐心和责任来守护。

虽然是一名乡村医生,但是韩方春从没中断过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年,他经考核合格拿到了乡村医生证书;年,他又取得了乡村医生技术职称;年,韩方春被夏张镇卫生院聘为韩家岗村卫生室室长。-年,韩方春在泰安郊区卫校进修,拿到了中专毕业证书。

“成为室长后,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负责的是乡亲们的生命健康,我要努力扛起这个担子。”韩方春告诉记者。

肩扛责任,“糖丸”要亲眼看着孩子吃下

在附近村庄乡亲们的眼中,韩方春是随叫随到的“乡村”。谁家老人头疼脑热,谁家孩子发烧闹肚子,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或送药、或输液,眼看着病人身体状况好转了,他才会放心离开。

作为韩方春的邻居,韩方秋经常会被半夜村民的砸门声惊醒。“方春,我妈的病又犯了,你快去看看。”寒冬腊月,雪下的近40厘米深,村民只要一来喊他,他立马穿上衣服、背上药箱就走。四五里地的山路,他踽踽独行。摔过的跟头早已数不清,常常是旧伤没好又添新伤。

令韩方春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晚上去看诊,因为比较着急,在一个大下坡上,韩方春没注意到脚下的石头,一下子被绊倒,在坡上滚了下去磕破了头,但他顾不得自己,赶紧爬起来赶到村民家治病。隔壁村庄村民郑玉良的母亲有支气管炎,几次差点去世,每次都是韩方春给救过来,郑玉良逢人便说:“方春医生这是又给俺拾了个娘啊。”

为做好儿童免疫、接种等工作,韩方春在本子上记下了每个村里需要接种的孩子姓名、针剂数量等,谁家孩子几岁了,打没打预防针,打了卡介苗还是吃了糖丸,韩方春如数家珍。13个村的孩子,韩方春总能准时准确把糖丸分发送到,还要亲眼看着孩子吃下去才肯放心。

乡亲们的生病、健康,韩方春从不缺席,他缺席的是自己家的团圆饭。在侄子韩翔的记忆中,每到过年吃团圆饭总要等三大爷等到很晚,好不容易等来了,刚吃了一口菜,就又被乡亲们叫走了。“在我的印象里,三大爷就是个铁人,吃饭吃不好,睡觉睡不好,还精力充沛地去各个村里看病。”韩翔回忆。

宅心仁厚,为村民垫付医疗费

70年代的农村,村民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生病也是扛一扛就过去了,舍不得吃药打针。据了解,年底,全国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韩方春介绍,当时的政策是5毛钱管半年,但还是很多人拿不起这个钱。有的家庭很困难的又有病人的,韩方春就拿自己的钱给垫上。孩子打预防针没钱了,也是他给垫上。“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孩子打预防针。”韩方春告诉记者。

当时,韩方春每个月的工资是4块钱,要贴补一大家子。医院进药,4毛钱的车费也付不起,只能骑着自行车去进药。由于每天忙的不可开交,是韩方春的爱人郑广菊主动承担起了进药这个任务。27公里的路途,来回6个小时的车程,医院和家之间。“那时候每次带一箱生理盐水、各种药,还要绕道带着一袋子煤炭回家。”回忆起当年的艰难日子,郑广菊的眼眶湿润了。

渐渐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药品也比以往多了,韩方春背上了他的第二代药箱。同样是个木头的箱子,但比第一个大了整整一半。再后来,韩方春又换了第三代药箱,塑料材质,更加轻便了。

45年如一日,韩方春始终坚持着“为人民服务”这一信念,守护着附近村庄乡亲们的健康。“优秀乡村医生”、“先进卫生工作者”……多年来,韩方春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这是对他45年默默付出的肯定,也是他45年青春的最美奖章。45年的付出,他从没放在心上,“这只是一些平凡的工作,是一步步走过来的路。为人民服务,我心甘情愿。”韩方春说。

精神传承,一家人三口都是乡村医生

年,韩方春正式退休了。为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承下去,韩方春把自己的儿子韩少华培养成了一名乡村医生。受父亲的影响,韩少华大学选择了医学专业。

年从泰山医学院毕业后,韩少华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作为乡村医生的后代、父亲的接班人,我要把乡村医生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为基层群众带去优质的医疗服务。”韩少华说。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理论学习,韩少华在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方面颇有建树,如顽固性的疮痒、斑秃、化脓性扁桃体炎、鼻炎等,在经过韩少华的中医治疗后效果显著。

巧合的是,韩少华的爱人韩红也是一名乡村医生,两人因医学结缘。经过不断进修、学习,韩少华和韩红纷纷通过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目前负责韩家岗村及附近村庄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家人三口都是乡村医生,但饭几乎都没一起吃过,由于要随时随地在岗,担心村民们来喊人去看病,韩方春及儿子、儿媳妇从来都是轮流吃饭,每天保证有一个人在值班。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居民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村民们吃得起药,也打得起针了。家里有人生病,一个电话打来,韩少华、韩红依然会不厌其烦地上门服务,保证乡亲们能足不出户治好病。

如今,韩家岗村卫生室成了附近村庄村民的健康医疗中心,卫生服务、老人健康体检等都可在卫生室实现,村民真正能实现“小病不出村”了。

齐鲁晚报记者韩晓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mwc.com/zcmbzz/173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