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半周三下午在微博耍,看到了一条名为#娜扎请叫我发际线富翁#的微博。
好奇的点进去,泪流满面着出来。
平心而论,娜扎这发际线实在优越,比很多明星特地去做的植发还要更胜一筹。
整个发际线圆润饱满,额前的小绒毛浓密到像是涂抹了发际线粉一般,衬得整张脸格外的小。不论是形状还是发量都很棒,当之无愧的“发际线富翁”。
等等——再看一眼整体,这海藻般浓密的头发啊,多到连发缝都快看不见了。
都说近朱者赤,难道发量这种东西也是人以群分?
与娜扎在《花少》结缘的江疏影带图评论了这条微博,并自称是“发量富翁”。
半半点进去一看,果然名副其实。
江疏影发的动图里,她在奔跑时一头黑色秀发随风起舞,就像是郭敬明笔下南湘的“招魂幡”。
不瞒你们说,这是半半第一次羡慕娜扎和江疏影,因为对于半半,或者对于大部分现代人来说,发量可以称得上是稀缺资源。
其实别说我们了,就连很多明星也饱受同样的困扰。
半半之前在看《中餐厅》时,就不由得感慨赵丽颖的发量之多,多到把正常发量的李浩菲都衬得有些稀薄。看这麻花辫的粗细对比,真真是慕了。
半半最近看《隐秘而伟大》时突然发现金晨头顶的发量也亮起了黄灯,就还挺秃然的。
这其实和《隐秘》的画风力求真实也有一点关系。拍这幕时,金晨大量出汗、出油,可能也有熬夜、压力等原因,皮肤和头发的状态都不是太好。
据说金晨在直播时,还被粉丝刷弹幕要求早睡,并称呼为“秃头小宝贝”。而她还假装生气来闹粉丝,小姐姐的性格依然是很软糯调皮了。
而发际线高的女明星更是不胜枚举。
半半本以为杨幂在《谈判官》里的发际线已经高的难以形容...
谁曾想程潇更让人震惊。
才22岁,明明长得那么好看,却因为发际线屡屡被嘲神似“清朝阿哥”。以至于大家一提到她的齐刘海,就讳莫如深的相视一笑。
最惨的是今年那会,程潇直播打游戏时手机屏幕上跳出了一条“育发套装“的促销优惠。
男明星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英国那边,“地中海”、“M”字头的含量严重超标。
裘花、抖森,都成了郭达·斯坦森。
国内这边,连吴彦祖都在微博上发少时的照片,追忆那些年浓密如草原的发量。
可见脱发已经成为拖全人类颜值后腿的最大危机。不瞒你们说,半半甚至都不敢去理发店洗头,生怕洗头小哥就掉发问题与我进行灵魂探讨。
哎?半半今天可不是来贩卖焦虑的,而是以切身体会来和大家系统性的聊聊脱发问题,助童鞋们完成娜扎般的发量逆袭。
在入正题前,半半觉得很有必要先来聊聊究竟以什么标准来界定“正常掉发”和“脱发”。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衡量自己是否达到脱发的标准。
①在三天不洗头的情况下,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发根,然后轻轻往外捋,看能捋下来的数量是否超过6根。
②在三天不洗头的情况下,将手深入发根,然后并拢五指往外捋,计算头顶、右侧、左侧、后面这四处捋下来的总发量是否超过10根。
若以上两种方法都超标的话,医院看看。
一般来说,正常人每天都会掉头发,30~80根是正常范围。而女童鞋们觉得自己洗完头一掉一大把,也有可能是因为头发较长,卷在一起就显得比较可观。
还有哦~其实童鞋们细心观察掉发的发根,也能做个大致的判断。
如左边这样有小白点的,说明你的头皮油脂分泌旺盛形成了白色的油脂粒,是正常掉发;
如中间这样一根头发全黑,说明你的头发染烫频繁,出现干枯受损、脆弱易断,是断发;
如右边这样有很长一截白色的毛囊,则意味着这根头发再也不会长出来了,预示着脱发。
如果都是左边那两种情况就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我们在掉发的同时,也有新的头发在茁壮成长。
如下图,我们的头发都要经过“生长期-消退期-休止期”这样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之后它便会自然脱落。而毛囊则进入下一个生长周期,重新开始孕育一根新的发丝。
好啦,弄清楚自己是否是真脱发后,我们再来看看脱发的原因。
若是留心身边或者娱乐圈的童鞋应该会发现,在脱发这件事儿上,男性绝对比女性要焦虑得多,而这多半是因为雄性激素在作祟。
他们的脱发的轨迹大致如下:前额发际线大量后移,逐渐出现“M”型,而后头顶发旋位置逐渐贫瘠进而和发际线接轨,最终形成“地中海”。
然而最令人绝望的是,雄脱中有70%的人往往是因为家族基因,代代相传。
他们身体中的一种雄性激素——双氢睾酮浓度,天生要比一般人高,因而造成皮脂腺活跃、毛囊退化,最终导致头发脱落。
最著名的例子便是英国王室了。对于其他人而言,岁月是把杀猪刀;可对于他们家族来说,无疑是把剃头刀。
基因的强大,一早写在了乔治小王子的发际线里。
半半估计这种遗传性的雄脱比较棘手,因为如果真要有什么灵丹妙药,英国王室也不至于此。
也许会有童鞋问:半半,雄脱,雄脱,是不是真只针对雄性生物,和我们女生没有关系呢?
非也非也。雄激素性脱发虽然有“雄性”二字,但它并非男性专属,女性也是有可能的,只是脱发的轨迹与男性截然不同。
女性脱发一般是从头顶的发缝开始,头发变细,发量变少,但发际线依然健在,同时也极少出现头顶全秃。
那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雄脱呢?
我们可以收集自己一天或者几天中的掉发,观察脱落的是否有小绒毛。若是小绒毛的比例超过10%,那就有可能是雄脱了。
因为在雄脱的影响下,毛囊逐渐萎缩,原本正常的头发会逐渐退化成又细又软又短的小绒毛。这些绒毛的生长周期很短,比正常的头发更脆弱也更容易脱落。
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身边有脱发困扰的男性友人,他们的“m”字或是地中海附近便是这样的小绒毛(白色圈圈内)。??
于我们女生而言,判断自己是否是“雄脱”,可以综合考量头顶的发量变化及小绒毛的脱落比例。
若是怀疑自己是雄脱,那么请尽快去看医生,遵医嘱进行用药和调理。早发现,早治疗。
因为雄脱会对毛囊造成致命的伤害,一旦毛囊成片坏死,那么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脱发,也就是“秃”。所以趁早干预,减缓脱发的速度才是正解。
若是做了以上两种脱发测试都没有中枪,那么恭喜你,你的掉发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还有救!
可为什么我们没有雄脱问题,但掉发数量依然不少呢?
我们先来回忆下,自己的头皮是否健康。头皮健康的标准为:①头皮清爽,不油不紧绷+②肉眼看不见头皮屑+③舒适,不瘙痒+④能较长时间保持①②③状态。
半半猜大多数人两天不洗头就会有出油、痒痒和头屑,然而正常的头屑(肉眼可见)应该在一周不洗头时才产生。
正因为头皮的油脂分泌过剩,就有可能导致毛孔堵塞,严重的还会引起真菌感染,进而加剧掉发。
导致头皮出油的原因有很多,如熬夜、压力过大、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清洗头皮不彻底等。但有一种出油多半是基因决定的,那便是“脂溢性脱发”。
事实上,“脂溢性脱发”就是“雄脱”,是雄性激素导致头皮出油旺盛,并同时伴随大量头皮屑,可能会有瘙痒感,严重时头皮上还会长出小疙瘩。
是不是觉得有点乱?别方,半半给大家捋下思路。
①熬夜、饮食等原因—头皮出油、头皮屑增多—引起“非病理性脱发”
②雄脱(脂溢性脱发)引起“病理性脱发”—头发出油、头皮屑增多
尽管这者表象相似,但因果是倒置的。至于是不是脂溢性脱发,可以返回上文进行自测,实在吃不准记得看医生。
若真是雄脱引起的头皮出油,换再多的洗发水,洗头洗得再勤快都枉然,因为关键在于抑制雄激素而非控油。
对于一般情况而言,适当控油,清洗头皮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保持头皮洁净,可以给予头发更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缓解掉发。
若是平时头皮屑多,多半是真菌(马拉色菌)引起的,可以尝试一些含有针对性成分的洗发水,如水杨酸、二硫化硒、煤焦油、硫磺、吡硫翁锌等。
其中,二硫化硒能有效地抑制马拉色菌或抑制细胞生长,起到去屑作用;水杨酸的抗炎能力最好,可以改善一些头皮的炎症问题。
说到洗发水,估计会有不少童鞋已经防范于未然,早早的用上了防脱洗发水。
如花王、霸王、丰添、馥绿德雅云云,是不是觉得洗完一瓶好像也没什么大用?该掉的依然掉?
因为即使是这些防脱洗发水中确实有防脱技术的专利,但它们属于洗去型产品,在头皮上停留的时间并不多,能起到的效果相当有限。
所以如果想改善非病理性的脱发问题,免洗型的产品(防脱精华液)效果会优于洗去型产品(防脱洗发水)。
选对洗发水也不是万事足,我们需要定时更换或者交替使用洗发水。因为用久之后,头皮会对洗发水中的抑菌成分产生抵抗性。
在洗头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多洗头皮,而不是只洗头发。
在清洗头皮时,先将洗发水在掌心起泡后再抹到头皮上,并用指腹轻柔的按摩而非用指甲抓。??
(清洗头皮时的指法)
水温要适中,不可过烫,否则头皮只会越洗越油,产生更多的头屑。
说到水温啊!我们女生的生理构造注定了我们比男生更耐高温,所以我们洗澡时往往会在无意中用更热的水,这点一定要注意,40度就好。
另外不论是护发素,还是精油、发膜都不要抹在头皮上!
洗完头,将头发用毛巾按到不滴水的状态后,用吹风机以温热的小风吹至九成干,再自然晾干。千万不要直接晾干,因为这样会导致真菌繁殖,从而加速瘙痒、头屑的出现。
(洗头的错误示范??)
等等——都说换发型如换头,对于当代女童鞋而言染烫是家常便饭,但你们有在染发的过程中叮嘱tony不要染发根吗?
尽管染发剂没有明确的致癌证据,但染发剂中的苯二胺成分是一种致敏剂,会导致有些人过敏,发生接触性皮炎。而我们头皮是毛囊最多、最密集的地方,如果直接接触染发剂,化学毒素可能由此进入头皮,可能会出现化学性脱发,长期如此或许还会产生一些健康风险。
不瞒你们说,半半最近就吃了染发的亏。这次耳根软听了tony的劝,染了发根,谁曾想刚开始的几天掉发明显增多,一个星期后才恢复正常。
烫发会好一些,但太过频繁就会造成发质受损,从头发的中间开始断裂。
烫发使用的药水中多含有碱性成分和氧化剂,会破坏头发表层,使头发的内部结构失去保护,导致头发发黄、发脆,失去原有的弹性与光泽。
总之不论染烫都不可以太频繁,起码间隔3个月以上。
爱豆们因为造型需要,三天两头的染烫,所以有不少人被眼尖的网友发现有些秃然。比如EXO的成员朴灿烈,低头鞠躬时就裸露出头顶一大块皮肤。
除了染发导致的骤然掉发外,还有不少原因会引起“暂时性脱发”。
最常见的是换季脱发,常见于秋天。
因为入秋后空气干燥,气温变化大,头皮容易敏感,发丝也更脆弱,掉发自然就增多了。但这无需担心,等彻底入秋后情况便会好转,而且掉发的同时,新头发也在长呀!
说起季节问题,半半稍微偏下题。
我们都知道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光老化,可童鞋们想过没有,头皮也是皮肤啊,它处在我们人体的最高处,一马当先的接受阳光的洗礼,更何况它比我们脸部皮肤更薄...如此种种,就注定了它更易老化。
头皮老化后,和它唇齿相依的头发自然也就油尽灯枯了,所以在春夏季务必戴好帽子或者撑好遮阳伞,而那些头发防晒喷雾之类的实属没必要。
理解紫外线的毒辣,自然就能明白勤换发缝的重要性,比如从中分换成四六分。
除了换季外,最常见于当代白领的掉发原因便是压力过大。
压力过大、长期处在负面情绪,或是突发变故造成的紧张忧虑,都会导致脱发,甚至是斑秃。
娜扎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她之前在网络上备受争议导致精神十分焦虑,进而疯狂脱发,发缝也一下子变宽了。好在这种情况是暂时性的,只要心情平复就可以慢慢养回来。
还有很多妈妈在生产完后也会疯狂掉发,不用紧张,这也是暂时。
因为怀孕期间,荷尔蒙升高,头发毛囊处于最佳生长期,头发会变得浓密茂盛且不易脱落。等宝宝出生后,荷尔蒙水平恢复正常,那些怀孕期间超额积攒的头发就会集中脱落。
无需干预,也不用心急,新头发会慢慢长出来,到时候脱发问题便会不药而愈。
每一个妈妈都是伟大而美丽的。我们不是明星,无需用她们孕期的身材、恢复的速度来要求自己,心情舒畅最重要,更何况这本就是天经地义却又因人而异的事儿。
还有哦,短期内的快速减重要不得。
节食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够,脂肪代谢紊乱,影响激素分泌,进而使得头发干枯易脱落。因此减肥要循序渐进,最好是少吃多运动的有益结合。
某些疾病在服药时也会带来暂时性的脱发现象,如甲亢、缺铁性贫血等,但这都会在病愈停药后自行好转。
我们总结一下:雄脱,或者怀疑自己是雄脱的,早发现、早治疗。换季、压力、药物、洗头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脱发都是暂时性的,只要确定原因,从源头改善,再慢慢调理,就可以恢复原本的发量。
当然生活习惯不好也会加剧脱发问题。可以的话,早睡早起少熬夜,饮食清淡少重口,始终保持好心情,减少染烫频次,一定不要染发根!
如果说哪位明星原本发量稀薄,突然之间变得郁郁葱葱,半半觉得只有三种可能。
一种是娜扎这样,原本发量多,在经历了短暂脱发后给养回来了;一种是李汶翰这样,通过假发片来营造发量浓密的氛围。
还有一种是黄晓明这样,挖东墙补西墙,把后脑勺上的毛囊移植到了发际线上。
然而移植的毛囊有存活率问题,头发总数也并没有增加,而且整个过程也比较难熬。
半半估摸着黄晓明的发量逆袭,可能还有造型的原因,比如烫发根,用发胶定型,用发际线粉加深等等。
对了,我们再来发散下英国王室的问题。
半半不是有个闺蜜之前在英国留学嘛,据她说英国男性普遍秃头可能和水质有关。英国的水质较硬,她读书的那段时间掉发明显增多,而回国一年后就基本恢复正常了。
或许可能跟饮食也有关系?毕竟英国的国菜是炸鱼薯条,高油、高盐、高热量。
说到饮食,半半想起娜扎在她的小红书里晒过芝麻核桃粉,说是把芝麻、核桃打成粉后,每天用勺子挖着吃。
虽然芝麻、核桃和“生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却可以补充一些必须的脂肪酸和维生素B族,于头发是有好处的。
女生嘛,一年总有天在减肥,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铁、维生素B12,会导致的脱发问题;缺乏Ω-3系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C,会导致头发暗淡无光。
说到底饮食均衡才是王道啊!童鞋们可以适当多吃点诸如三文鱼、熟鸡蛋、胡萝卜、坚果、豆类、深色果蔬,于皮肤也有益。
作为长期奋斗在防脱第一线的秃头少女半,把自己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都总结在这里啦。这应该是全网最全的一篇防脱指南了!
不论是防脱,还是生发,都非一朝一夕,所以除了假发片外,还有什么小技巧可以让我们的发量看上去迅速增加呢?或者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修饰发际线呢?别急,我们下一篇就写!
想看发量技巧,以及看完这篇的童鞋记得「点个在看」呀!说不定就能拥有王祖贤般的秀发呢?
嗯哼,你都看到最后了
还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mwc.com/zcmbzz/17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