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利特维采村一路向南,驱车约3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古城中的古城斯普利特,这个有着多年厚重历史的城市,它的故事,容我慢慢道来。走进斯普利特的oldcity,就会觉得自己像在意大利的某古城内,可它偏偏就在克罗地亚。它的发展与一座宫殿密不可分,而这座宫殿又与一位罗马皇帝密切相关,他就是戴克里先Diocletian(公元年-年在位),历史上唯一一位自愿退位的罗马皇帝,跑回自己家乡亲自设计修建了一座行宫,这座行宫就是戴克里先宫DiocletiansPalace,戴克里先宫如今也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不在意大利境内的罗马帝国宫殿遗迹。经过长期的病困之后,公元年,戴克里先大帝,决定退位回到家乡疗养,在戴克里先宫内专心种他的卷心菜。
戴克里先死后,宫殿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一直被废弃,直到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座按照军事要塞标准修建的行宫,当地居民为了躲避斯拉夫人的入侵,纷纷逃入宫中避难、生活,利用高大的宫墙做保护,后来又在宫殿的周围盖起了大量的房屋建筑,逐渐形成了以宫殿为中心的城市布局,慢慢就演变成为一座中世纪的城市,这就是斯普利特老城的雏形了。刚到斯普利特的人,一定会到处“寻找”戴克里先宫,因为我们常识中所认知的宫殿都是封闭的、仅供人参观的历史遗迹,谁知戴克里先宫与斯普利特老城就是一体的,宫即是城,城即是宫,城墙就是昔日的宫墙,整个老城就是两千年前的行宫。那些难民修建的住宅、作坊、神庙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旅馆、餐馆、商店、教堂......曾经的城墙和城门遗迹还在,老城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包围着原来宫殿的中心主殿:北门称金门,供皇帝出入;南门称铜门,为海门,临海;东门称银门,供王宫大臣出入;西门称铁门,为商门。对于我们这种从不请本地导游的“歪果仁”,而且还分不清东南西北、没有方向感,能找齐了四座城门,也是再次证明“用双脚丈量的地图最可靠了”。
北门又称金门(KinotekaGoldenGate),辨认的标志便是那个高约6公尺的宁斯基主教雕像(GrgurNinskiStatue)。该雕像是为了纪念古代克罗地亚的格里高利主教,这位生活在十世纪的主教被称为“克罗地亚人的主教”,他因强硬对抗罗马教皇和克罗地亚统治者而广受尊崇,还因大力推广克罗地亚语而闻名。一直以来,斯普利特教堂举行弥撒使用的是拉丁语,大部分信徒听不懂,Ninski则用克罗地亚语宣扬圣经和创作剧本,使得这一古老语种得以保留,为国家独立奠定了语言和文字的基础。该雕像是为了纪念宁斯基主教诞辰周年时,由雕塑家伊万梅斯托维奇创作,最初安放在戴克里先宫廊柱附近,二战期间,被意大利占领军搬到城外,如今就在这北门外成了辨认标志??。据说抚摸雕像的左脚脚趾能带来好运气,因而它被摸得闪闪发光??......
东门又称银门,门外是一个杂货市场,与千年废墟共存,断瓦残垣下各种小商小贩,门内各种餐厅、咖啡馆、雪糕店,古墙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或许这就是斯普利特人与众不同对待古迹的方式:我们不瞻仰古迹,我们就生活在古迹之中。
多年的石头路上,千年城墙下,露天餐厅享用个晚餐,逗逗这只嘴刁的猫,很是惬意。猫咪是餐厅的,服务生说它吃惯了客人喂食的鱼类,它不吃猫粮了,而且它已经很fat了??......我们一开始不肯喂它,任凭它如何在脚旁转来转去、如何讨好喵叫,后来问过餐厅没关系尽管喂,这才把我们盘中的鱼块拿给它吃,果真是只刁钻的猫:扔炸土豆丸给它,碰都不碰,吃饱以后任凭你扔它最爱的鱼瞧也不瞧,再也不来“腻”着你了!
西门又称铁门(PortaFerrea/ZeljeznaVrata),它是保存最完好的城门。找到铁门的方式是找到人民广场或者那个高大的钟楼CityClock,圣斯奥多教堂StTheodor的标志,它是亚得里亚海沿岸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钟楼。钟面是以罗马数字标示的,是24小时制的,据说至今还在正常运行,准点报时。这位笑容可掬、神态慈祥的白胡子老头儿,竟然是斯普利特的守护神圣安东尼??......
铁门外面是个小广场,唤做人民广场(NarodniTrg,translatedinCroatianasthePeoplesSquare),从14世纪开始就是当地人的聚会场所。广场上最显眼的建筑是哥特式的旧市政厅,如今是餐馆林立,吃货的聚集地。而我对它印象之深,却是因为同伴的背囊,外拉链在这里被三个乔装成游客的女人给拉开了,幸亏我发现得及时,那三个女人中一个手持地图假装看地图样,被我发现后假装是不小心撞上我们,说句sorry就赶紧走远了。这类小偷还真是到处都有,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都碰到过。
人民广场往南走几十米(或者从海边这道门进来)就是水果广场VoniTrg,广场上有个醒目的标志,16世纪克罗地亚文学家马尔科马鲁利奇的雕像。他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斯普里特人。他的诗篇《朱迪塔》使用了克罗地亚方言,加入了克罗地亚音节,据说有如歌的感觉。他还出版了10多本心理学著作,被称为克罗地亚文学之父。他的肖像被印在克罗地亚纸币库纳的正面,背面则是戴克里先宫。
广场边上的这个六角形碉楼是硕果仅存的威尼斯城防遗址威尼斯城塔。夜色中的这里也挺漂亮的,尤其很多长腿美女代表各自的餐厅在路上招揽生意,很是养眼。进入克罗地亚的日子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大长腿帅哥美女,且平均身高非常可观。
南门又称铜门,通往海边,也连接着地宫。斯普利特作为达尔马提亚地区的第一大海港,是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交通枢纽,怎么能少了漂亮的海滨呢。这道门非常隐蔽,不留心很容易就错过了。通过这里可以进入地下宫殿,另一头的出口则是戴克里先宫的中心区域Prtidyil广场,这条通道两旁现在都是各种商铺摊档。
戴克里先宫南北地势有差异,北高南低,这个地宫,最初的意图是为了提升南边部分的高度到和北边部分一样,作为皇宫的地基,因邻近海水地下潮湿而起支撑皇宫之用。地宫是整座宫殿保存最为完整的部分,当时也作为地下仓库和监狱使用,它的上面就是戴克里先的私人寓所。公元年戴克里先死后,宫殿渐渐废弃,地面建筑被毁,地下宫殿变成填放垃圾的地方,从此无人进入。或许正因为如此,它才得以保存下来。年二战结束时,南斯拉夫军队攻城意外发现了它,10年后开始清理,挖走的垃圾足以堆成一座小山。在这里会觉得时光倒流,地宫里的一切几乎与两千年前的罗马时期一模一样,阴冷潮湿,有股天然的凉气。而如今这地宫,是因为《权游》的取景而闻名于世,剧中龙妈关自己的巨龙的地窖便是取自这地宫实景,作为一名追剧粉,我当然少不了在这里打卡了??......
戴克里先宫宫内供水取自山泉,凿建水渠引入城内,通往宫城内的淡水水渠长达19公里,管道都是石头制的。供水渠道若被敌人掐断,对宫内的威胁是致命的。图为当年宫内取山泉的供水井,如今被游客当了祈福之地吗?不然扔那么多硬币作甚?
石头制的供水管道,考古还给它们编号了??;仅存的两根木料;残缺的狮面人,来自不太遥远的埃及......地宫内仍然有很多的各种断瓦残垣没有收拾起来,就这么散落在阴暗潮湿的不同通道或死胡同内。
这是一套古代的冷榨橄榄油的设备,那个大石缸,我们也是蹭了别人的导游解说才晓得,原来是储存橄榄油用的。
从地宫钻出来,就直接阳光灿烂了!进到宫殿的中央广场Peristyle,广场的正殿坐南向北,中间是大拱门,4根巨大的科林斯柱撑起顶部的三角门楣。两名身着古代武士服饰的“士兵”,专门与游客合影的,每次收费5欧元,两人平分。
中心的心脏就是这圣多米努斯大教堂(CathedralStDomnius)及其钟楼(BellTower/Dioklecijanova)。教堂的原型是戴克里先陵墓,采用埃及八角陵墓的外形,24根立柱构成柱廊环绕一周,陵墓内部结构为圆形拱顶,皇帝的石棺则放在穹顶的正下方。想当年戴克里先不惜工本,把大理石从希腊和意大利运来,把石柱和狮身人面像从埃及运来,宫内其他白色石头则产自Brac岛,耗时10年。公元年戴克里先死后便葬在这里,到了5世纪他的灵柩被移走,下落不明,陵墓被改建成了教堂,中世纪时又加建了这高约57米的钟楼。教堂正门入口处两只罗马石狮,圆形拱顶上是狩猎壁画;木门很特别,修建于年,公分高公分宽,左右各有14个核桃木的方形雕塑,展示着基督孩提时代、公共活动以及基督受难死亡和复活的景象。它们是亚得里亚海地区保存最好的中世纪木门,也是世界同类文物中最具价值的。
钟楼耗时多年才完工,曾一度倒塌,直到-年才重建完成,是斯普利特最高的建筑,亦是地标了。它是需要付费参观的,据说爬到顶端能俯瞰整个斯普利特,但是也据说爬楼十分“险峻”,都是单薄的铁架阶梯,悬在四方的石墙上,左边是中空仿佛会掉人下去那样,对于我这有恐高症的人来说,钟楼关闭修缮真是件极大的好事,我就不用纠结到底是爬还是不爬了??......
教堂内13至17世纪祭坛、祭坛上的石棺雕像、DujiamVaskovic的壁画、主祭坛上方10幅中世纪的壁画以及充满巴洛克风格的主祭坛等既是宗教文物,又是教堂各个历史时期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戴宫的前庭(VestibulumofDiocletiansPalace)是圆形的罗马式穹窿,分为三层:上面两层有窗户,光线从顶上的圆形天窗透进来,随着时间的变化阳光的转移,光线不断变化位置,产生的光影十分漂亮!下层是罗马风格,厚厚的外墙完全不开窗,旁边的壁龛是放置雕像的地方。前庭是进入宫殿的必经之处,晋见者要在此停留,等候下旨才能进入。
有几个小伙儿在现场演唱以售卖他们的CD,声线很浑厚、唱得挺好听的。这歌声配上这历史感浓重的建筑,将斯普利特这本史书演绎得更加有灵气了。
戴克里先宫的南墙,残旧的窗户可以瞭望海滨大道。
中庭西边廊柱旁的一条幽深巷子直通到朱庇特神庙(木星神庙TempleofJupiter)神庙里本就只有一尊朱庇特神像,结果还被借出去展览了,没看到??......那个空空的台子,就是放置神像的。基座是现存不多的11世纪的罗马式雕刻:右手持十字架的是国王,左边的是神庙祭司。戴克里先信奉希腊的神,还把自己比作朱庇特,要民众信奉他。这个神庙从前就是皇宫进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守卫门口的黑色花岗岩无头狮子雕塑,是5世纪时候从埃及运来的。神庙外有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窄巷,当地人称之为“letmepass“,我等候了三人才letmepass??......
StDomnius教堂地下有座独立的小教堂,供奉着能够治愈眼疾象征光明的女神。
这里备注一个攻略:参观教堂这个区域最好是购置套票,分为蓝色和红色两种。我们没有做好功课,先是分开购买的光明女神小教堂、朱庇特神庙门票,再跑到StDomnius教堂看内部,每人花多了几十块不说还不能看珍宝馆。另外先买的门票也被喜欢“断舍离”的我扔掉了,跑到主教堂售票处和人问询,人家就让把那两处的门票出示一下(看起来若是门票还在的话,这里似乎可以免掉了)。
走完这么多斯普利特的古路,戴克里先大帝的名字是很难忘记的了,这个城市的历史也是他的历史。公元到年,在他当上罗马皇帝之前的50年间,罗马帝国至少换了26个皇帝,个个死于非命,平均在位2-3年,史称“三世纪危机”。公元年戴克里先即位后,东拒波斯西抗日耳曼,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弱元老院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使罗马帝国的寿命延长了几个世纪。他也是罗马帝国史上第一位正式称帝的人,意识到疆域太广,他开创了“四帝共治制”,成为罗马帝国后期主要的政治体制。共治奠定了东西罗马帝国的基本格局,使罗马帝国得到暂时的稳定,但这个四个皇帝四个宫廷的制度不但加重了经济负担,也埋下了分裂的种子:最终帝国永久分裂,西部帝国只持续了约两个世纪,东部帝国后来演变为拜占庭帝国,延续了另一个千年。戴克里先大帝后期自己退位,很多人恐怕会想象他是多么不贪恋权位,其实以当时的帝国危机,不排除他是想尽早脱离政治漩涡、离开是非之地明哲保身。他设计的四帝共治,并没能解决纷争,他在位时还能依靠自己的影响力控制局势,一退位罗马帝国又迅速陷入内乱之中。
戴克里先信奉希腊神教,在位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对基督教还是宽容的,因为他的妻子和女儿都是基督徒。然而到了三世纪末,基督教发展迅速,很多人不再信奉希腊神,也就意味着不再相信以朱庇特神化身自居的戴克里先,这使得他无法忍受,加上西部皇帝和东部“凯撒”强烈的反基督教主张,年戴克里先终于颁令全面禁止基督教,受洗的士兵被开除出军队、基督教堂的财产被充公、基督教书籍和圣经被焚毁......镇压步步升级,全国的监狱塞满了基督徒,教宗、圣女等一批教徒成为殉难者,最后牺牲的是亚历山大彼得。后来发生的事情是:对基督徒的迫害激起了强烈的反抗,退位后的戴克里先失去权势,之前的功勋被遗忘,他被元老院指责为罪犯,他的妻子女儿先是被囚禁在叙利亚,年在没有任何罪名的情况下被杀,戴克里先精神崩溃,以绝食自杀了结了生命。年,继承了皇位的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赦令,宣布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从而结束了欧洲历史上对基督徒的最长一次迫害。死后他的遗体被短暂葬在了他为自己修建的陵墓中,不久被迁出,从此不知去向。当年他残酷迫害基督徒、处死了Domnius主教,而后他的陵墓被改成了教堂,以Domnius主教的名字命名,而Domnius主教和另外一些基督徒的遗体则被迁入教堂内埋葬在戴克里先的陵墓里,他的神庙也被改成了今日的洗礼堂。多么有趣又残酷的故事,今日广场上的这一片祥和欢笑,带着多少历史的伤痕和眼泪。
回到今天的快乐中来吧!广场的回廊成为大家休憩的地方,卢克索LVXOR咖啡馆可能是欧洲最酷的咖啡馆之一。它的外墙是罗马时期的墙壁,它的座椅就是罗马时代留下来的大理石,在石头上摆上一个坐垫再加上一个木制的小茶几,来上一杯咖啡(我少不了的爱尔兰咖啡),靠在古老的石墙上,享受午后的阳光......晚上这里还有演唱,快乐的旅人翩翩起舞。
广场前的ChurchofStRoko如今变成了游客中心,太漂亮的InformationCenter!
戴克里先宫南侧,通过铜门便可抵达最热闹的海滨大道Riva,整条街都是咖啡厅酒店餐馆,摇曳的棕榈树,色彩缤纷的海港,亚得里亚海湛蓝的海水,古罗马废墟......如此多的元素混合在一起,让斯普利特既像戛纳尼斯威尼斯却又不像。
无论白天夜晚这里都是热门的聚会场所。
海滨大道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的斯普利特共和广场Prokurative,威尼斯风格的老市政厅,两面拱形廊柱环绕,中间咖啡馆点缀,很像微缩版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夜晚的喷泉还不断变换颜色和水柱节奏,引得小朋友拍手跳跃、开心大笑,我们这些大孩子也被感染了。
这两个不大但是很漂亮的建筑是churchandmonasteryofStFrances圣弗兰西斯教堂及修道院。
通往海滨大道的最有魅力的商业大街就是这条马尔蒙步行街了!马尔蒙步行街是为了纪念对斯普利特近代城市规划作出贡献的法国元帅马尔蒙,当时马尔蒙曾代表拿破仑控制达尔马提亚一带。这大街边楼房上的雕塑是嫌商业街太吵了吗??,都捂着耳朵,似乎很不耐烦呢??......
每条小巷都是景,人在画中行。
斯普利特还有一个“奇观”,就是非常非常多的ATM机,几乎每隔3-4米就一个,而且是街道两边都有,这是说明旅游业商业非常非常发达吗???
克罗地亚的icecream经过不同店家不同品牌的鉴定:太甜了!而且香精味太重,即使是这样标榜自己since的。这个怎么没有传承到意大利的手工呢?
这家似乎是当地的“网红”店,别家不排队的时候,他们这里总是排队。
我们住的酒店,是有历史的老房子改造的,果然如网上评论所言,是距离oldcity最近的却又停车很方便的好地方!
斯普利特后记:在一切都觉得完美无比的时候,在我把车开出了停车场,准备出发前往下一站杜布罗夫尼克的时候,出了车场转了左的我,才发现是单行道,一堆车迎面催着我往后倒......车是倒出去了,开惯了有雷达的车的老司机我,居然一紧张把停在路边的一辆本地车的车尾给碰了一下??,下来一位高大的克罗地亚大长腿帅哥,不能让我就这么"跑"了呀。第一次在国外驾车碰了人家的车(以往都是我自己把车给碰伤了),没处理没经验,对方的大长腿也一样,后来让我跟着他的车说是开去警察局填表处理事故。人家也是信任我们的,电话没留、证件没押,就这么跟车开......开着开着还真的跟丢了(他也不是本地人,不认识路,一路看着他问了两三个路人,我也是跟着他游车河呢),我也很诚信的,不见了他的车就找呗(可根本不记得人家车牌,只隐约记得是辆大众帕萨特)!还好没有转弯一条直路开了一大段,终于见到前面有辆这个车停在马路中间双闪着,丢了又找到了......到了警察局,解释一通状况,好心的克罗地亚警察阿姨告诉我,如果报警那就是走“交通事故”的流程,我是全责,我要被罚很重的款的(啊?我心里嘀咕,在中国报警只是保险程序啊,怎么国外是两个流程了)......所以警察阿姨建议我们走保险流程,她还好心地帮我打通了租车公司的电话,比那个接我电话的让我去找警察的agent专业多了,确定让我们去最近的租车行处理。最近的车行在斯普利特机场,开了25公里,到那把所有手续都办完了处理好了,已经晚上7点多了,前前后后一共用了3个多小时。又涨“姿势”了,经验真是最好的老师,谢谢MABU!
斯普利特往杜布罗夫尼克:三个小时的白天行车路程,因为处理事故耽误了三个多小时,就变成了夜间行车。这段路,还是有点难度的,后半段全部盘山道路(各种连续发卡弯、回形针弯),穿山隧道多,双向车道车辆也不少,乌漆麻黑的没有路灯的山路,本地人车速很快老超车(嫌我慢就慢呗)......中间还出了一次克罗地亚国境,入了一次波黑国境,再出波黑再入克罗地亚,两道海关两国警官各查了两次护照。原来克罗地亚和波黑之间还有个领土“飞地”的故事,波黑当年为了给自己争取一个出海口的城市,便向克罗地亚要来了人家沿海线上的涅姆Neum。涅姆成了波黑唯一的沿海城镇,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全长24.5公里(而已),它将克罗地亚分成北南两个不连接的部分,于是乎,自驾从克罗地亚北部一路向南开的我们,就有了上面的两次国境线的经历。
结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mwc.com/zcmbyf/17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