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Dobson博士。关于抑郁症的治疗,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哪种方法最有效?今天我就来聊聊药物治疗VS心理治疗的话题,看看是否能给出你想要的答案。
对所有人都有效的抑郁症治疗经验并不存在。
对于所有已获得过医生处方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有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
即你的医生并不知道哪种治疗方案会对你有效。
“目前,这还是完全的原始臆测工作。”斯坦福大学教授琳恩·默里·威廉姆斯(LeanneMareeWilliams)说,“说实话,很难想象有什么做法会比当前的情况更糟糕了。”
抑郁症表现为期持久处于悲伤低落或闷闷不乐的状态,同时这种状态已达到了导致生活质量开始下降的程度。
两种主流治疗方案分别是认知行为治疗以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其中,认知行为治疗是指通过以谈话为主的方式使患者调整自己的习惯。
二者的疗效差不多,大概有40%的患者能够好转。
但是没有哪个治疗方案能够对所有人都起效。
同时,这并不仅仅是谈话疗法与药物治疗的竞争,即使在药物的领域,可靠的药物像是舍曲林(左洛复)或是度洛西汀也只对一部分人起效,对其他人则没有效果。
药物治疗是70%的有效率,那么还有30%的人确实药物疗效不那么好,有的可能需要反复换药,有的可能甚至需要合并几种治疗方法,比如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甚至有的人可能需要做电休克治疗(物理疗法)。
所以对这种难治性的精神障碍,需要不断尝试,合并几种治疗方法来完成治疗,而不是单一的药物。
CBT创始人贝克和他的同事开始进行对照临床试验,以评估这种治疗模式较之于安慰剂和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效力。
他们发现在轻度和中度抑郁症患者中,认知行为疗法通常和抗抑郁药治疗一样有效;有些研究中,它在防止复发方面还要更胜一筹。
在后续的对照临床试验中,认知行为疗法被成功地扩展到了对各种焦虑障碍,特别是对恐慌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恐惧症、进障碍和强迫症的治疗。
受到贝克研究取向的影响,杰拉尔德·克勒曼和默娜·魏斯曼创造了第二种在科学上有效的短程心理疗法,称作人际关系心理疗法。
该疗法专注于修正患者的错误信念、改变他们在与他人的各种互动中的交流方式。
和认知行为疗法一样,在对照试验中它被证明对轻度和中度抑郁有效,并编写成了培训指南。
人际关系疗法对于情境性危机,比如失去配偶或孩子,似乎特别有效,而认知疗法则似乎对于慢性障碍特别有效。
类似地,虽然尚未得到广泛研究,彼得·西弗尼奥斯和哈比卜·达凡卢开发了第三种短程疗法,名为短程动力疗法,专针对患者的防御和抵抗心理。此外,奥托·克恩伯格也引入了一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mwc.com/zcmbjc/17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