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非瘢痕性脱发,常发生于身体有毛发的部位,局部皮肤正常,无自觉症状。

临床表现

斑秃好发于青中年。有报道海外华人的发病率为3.8%,85.5%的患者于40岁前发病。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非瘢痕性脱发,在斑秃边缘常可见“感叹号”样毛发。头发全部或几乎全部脱落,称为全秃。全身所有的毛发(包括体毛)都脱落,称为普秃。发生于老年人的斑秃病情轻;儿童斑秃病情重,容易发展为全/普秃。病区皮肤除无毛发外无其他异常。

斑秃的发病原因?

①遗传因素

斑秃患者一级亲属的斑秃患病率明显比正常人升高,在有关斑秃的报道中,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为10%~42%,有研究发现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预后更差。同卵双胞胎同患斑秃的几率高达55%。

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法对例斑秃患者和例健康进行对照的研究发现了至少8个与斑秃发病相关的基因区域,包括HLA-II基因(6p21.32)、ULBP基因(6p25.1)、CTLA4基因(2p33.2)等。

②自身免疫因素

斑秃常并发甲亢、白癜风、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关于干燥综合征的介绍可见我们之前的推文)

③过敏因素

斑秃患者合并特应性皮炎的几率比正常人群高,早发型、重型斑秃患者对尘螨的特应性IgE水平明显升高。(IgE为人体中一种抗体,升高是患者过敏的提示)

④神经、精神和应激因素

斑秃患者较易抑郁、焦虑,发病前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的比率较高。

斑秃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病,涉及遗传和环境多种因素,其中遗传易感性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斑秃有什么治疗手段?

大多数普通斑秃有自然痊愈倾向,少数病例反复发生,所以治疗困难。但有很多疗法可以联合治疗脱发。

①糖皮质激素

主要包括口服和静脉给药,目前最常用的冲击疗法爲甲泼尼龙mg静脉滴注。

在Kar等应用口服泼尼松治疗斑秃的研究中,40%患者有中等量新发生长,25%的患者在停药3个月内复发。不良反应包括痤疮性皮炎、体重增加、胃肠道不适、满月脸以及月经少等,可在停药3个月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Nakajima等应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例重型斑秃患者,总有效率高达78.4%。16.7%的患者在停药后复发。不良反应包括心悸、头痛、低热和失眠。

由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应谨慎,仅适用于一般治疗无效的全秃、普秃或进展迅速的斑秃。

②口服复方甘草酸苷

复方甘草酸苷为一种双向的免疫调节剂,有抗炎、调节免疫、抗变态反应等作用。

③物理治疗

包括准分子激光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光动力疗法、液氮冷冻等。其中准分子激光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一般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斑秃,其他疗法主要针对局限性斑秃。

还有用其他免疫抑制剂、中药或自体毛发移植术等方法治疗斑秃的情况。

随着对斑秃遗传学研究的深入,愈来愈多的与斑秃相关的易感基因被陆续发现,人们对斑秃的发病机制必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将对斑秃的遗传咨询、预防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发现斑秃的致病基因以及针对斑秃基因的靶向疗法,从而在发病前遏制病情源头。

目前大部分斑秃患者病情表现不严重、或者会自行痊愈,病情严重的情况可以通过服装、假发等外物方式遮掩。但患者若想要进行专业的治疗,医院或医疗结构进行诊断,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切不可轻决妄断,更不要偏信所谓的“民间秘方”、“生发神剂”等等来源不明的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mwc.com/zcmbjc/170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