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上学,看到同学的妈妈踩着高跟鞋、穿得美美的来学校接自己的孩子,就特别羡慕,想要一个这样美丽、体贴的妈妈。那个孩子也是满满的自豪感,仿佛想要告诉全世界,这是我的妈咪!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一个形象佳、气质好、品德优的妈妈,确实能让孩子自信不少,这就是女人的力量呐!
不过,在娃的成长过程中,有那么几种妈妈,让孩子爱不起来~
01.不好玩妈妈
宝宝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剪纸、捏泥巴,可妈妈这些都不会。妈妈早出晚归,对宝宝的爱好根本不感兴趣,还嫌弃宝宝话为什么这么多。
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他们想从妈妈那里了解很多事情,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如果妈妈总是一问三不知,便会让宝宝感到很失望。很容易使宝宝失去对一些事情的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妈妈在宝宝心中的形象,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同时对宝宝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
为做一个令宝宝喜欢和自豪的妈妈,读书学习是关键。但同时,也要尽可能抽时间多陪宝宝一起玩,多和宝宝言语交流。毕竟妈妈不是完美的,总有些事情是妈妈不会的,也没必要为了宝宝而去学这学那,要告诉宝宝知识是无涯的,妈妈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就像宝宝现在做的一样。
02.不修边幅的妈妈
我们曾经都做过孩子,也都明白,开家长会时,如果妈妈打扮的精致优雅,被同学羡慕,就会觉得很有面子。而当一位不修边幅的妈妈走进教室,被同学指指点点时,孩子就感觉受到奇耻大辱。
学着为了孩子当个精致的妈妈,精致不是你穿多么名贵的衣服,提多么大牌的包。精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比如:乘地铁时不随意脱鞋,不在公众场合盘腿而坐等。
要了解:无论走到哪里,妈妈的精致,都代表着孩子尊严的一部分。
03.爱拿钱说事儿的妈妈
“妈妈,老师说这学期的补课费该交了。”
“怎么又要钱啊,上个月不是刚刚交过吗?没钱!”
金钱永远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即便是发生在亲子之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学校经常收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跟他计较养他很费钱。随便一句“没钱”,无形中给孩子贴上“贫穷”的标签,如果这张标签无法撕掉,日后即便他再富有,也始终会被贫穷的意识折磨。
04.悲天悯人的妈妈
“妈妈,这次考试没考好,数学考了68分。”
“考这么点,这怎么能考上大学,找得到好工作呢?这怎么办好呢?”
不要做悲天悯人的妈妈,不要消极悲观,不要小题大做,不要一点小事就觉得世界崩塌了。孩子受挫时,最需要一位乐观的妈妈来支持,如果连妈妈都这么悲观,那受挫无助的孩子该找谁当依靠?另外,我很欣赏一句话:“孩子只不过走错了一步,并不代表人生就毁了。”成长的年纪,妈妈的悲观是孩子软弱的毒药。
05.用孝顺绑架孩子的妈妈
“妈,你为什么吃我桌上的东西,那是同学送我的!”
“才吃了你几口东西,你就对我大吼大叫,那我以后还怎么指望你来孝顺?”
传统的固定观念,让我们习惯把任何事都跟孝顺扯上关系,不要总假借孝顺的名义绑架孩子,天天将孝顺挂在嘴边,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压力和负担!孝顺是建立在父母给予孩子关爱的基础上,孩子也有自由的意志,不要总让孩子以为,他的存在,只是父母拿来防老的工具。
06.强迫孩子诋毁另一半的妈妈
和另一半吵架,不要把孩子牵扯进来,别硬拉着孩子,强迫他去指责另一半,抱怨另一半,说另一半的坏话。对孩子来说,偏袒一方,诋毁另一方,都会令他痛苦为难。夫妻吵架,孰是孰非,孩子有能力自己判断。
07.爱说脏话的妈妈
和孩子爸吵架,有时妈妈没地方出气,就说脏话泄愤。就我自己来说,很反感说脏话的妈妈,虽然有时自己也会冒几句脏话,但听到自己妈妈说,真的感觉受到了天大的伤害。
08.冷酷无情的妈妈
“妈妈,我们班XX,她爸爸最近好像……”
“小孩子家家的,不要多管闲事,管好自己就行了!”
听到孩子讲别人家的事,没等说完就打断孩子的话,孩子关心同学,是好事儿,我们为什么要扼杀他们关心他人的能力?今天我们阻止孩子关心同学,明天我们有什么理由指责孩子自私,不关心父母?
09.不尊重宝宝隐私的妈妈
如果你与邻居私下谈论你5岁的儿子夜晚睡觉还离不开奶嘴,孩子知道后自尊心就会大受伤害;如果爸爸在熟人面前诉说他8岁的孩子还尿床,这种揭短行为也会使儿子对父亲失去好感和信任。
每一个人,即使他还完全是一个小孩子,也需要有他的私人领域,即使是他的父母也不能随意干涉。因此,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某一方面如果牵涉其个人私事或隐私,大人应予以尊重,千万别向外人揭短。
10.手机、电视妈妈,造就冷淡宝宝
如果妈妈一直与手机、电视机为伍,就会缺乏和宝宝一起做游戏、看书和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开展亲子活动的机会。这不仅会失去许多和宝宝沟通的机会,而且也影响宝宝,使得他也从小喜欢看电视,不善于和人交流、沟通。
童年很珍贵,妈妈有时间的话,应该多和宝宝一起活动。多带宝宝到外面去玩一下,就算妈妈真的没时间带宝宝到外面玩,那么,在家里的时候也应该每天都花一定的时间和宝宝玩一玩,听听宝宝说说幼儿园里面的事情,听听宝宝的心声和想法,并且,多花一些时间和宝宝进行一些亲子游戏,增强亲子间的感情。
是真的吗?
对于新生宝宝,家长们经常会有很多担心。传统理念认为新生儿刚出生时如果有一头浓密过耳的头发,是健康和孕期营养充足的表现。如果没有,并且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现象,会想各种偏方秘方来改善。不少老一辈人更言“头发经常剪,会长得更快更黑更浓密”。这是真的吗?
不管给宝宝剃多少次头,都不会让宝宝头发浓密
人类毛发分为终毛和毳毛,在出生时,头皮、眉毛和睫毛就已经发展成终毛。青春期后,胡须、腋下和耻骨部位的毳毛在激素作用下变成终毛。据统计,人类头皮的毛发在10-15万根,胚胎时期就已经由基因和发育决定了正常毛发的数量,因此,非病态情况下,出生以后头皮毛发数量不会增多。所以无论我们给宝宝剃头多少次,都不会改变毛发数量,因此不会让宝宝头发浓密。而成年后,由于激素的作用,头皮毛发数量会不同程度的减少。
有的宝宝出生后2个月到1岁内,会有明显的毛发生长缓慢甚至秃发现象,这多是因为毛发的生长周期造成的。毛发有三个生长周期,分别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90%的毛发处于生长期,而新生儿的毛发,因为多数为同期发育,所以会同步进入退行期和休止期,然后再逐渐恢复生长期。所以会有一段时间的毛发稀疏和感觉生长缓慢,此时不用急,等待即可,超过1岁,多逐渐恢复,个别生长缓慢的,可以延迟到2岁。
有的宝宝毛发发黄,而家族中都是黑发,没有金黄或红发家族史,家长很焦虑,认为是缺某种微量元素造成。先不用着急。如果宝宝没有伴随生长发育迟缓、腹泻以及眼睛颜色改变等其他症状,单纯毛发发黄,多数还是因为发育不完善引起,仍旧建议等待,2-5岁后逐渐毛发变黑。现在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毛发干枯已经非常少见了。
新生儿枕秃又是一个常见现象,和微量元素缺乏基本无关,等孩子6月龄后,可以抬头、爬、坐,不再总是压迫摩擦头部,就会逐渐缓解。也不用急于补充营养。
宝宝头发斑秃、全秃?需看皮肤科医生专业诊治
常见病态的小儿毛发包括斑秃和全秃、营养不良性脱发、真菌感染性脱发等,需要看皮肤科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治。
其实,影响新生儿头发健康的因素并不多,遗传、孕期母亲的甲状腺功能和营养不良状态是绝大多数的原因。我们能改变的是后两者状况,监测孕期甲状腺功能,保证充足均衡的营养,遵循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每周1-2次少量中性儿童专用洗发水清洁头发,最终小儿就会有很健康的头发。
声明来源:本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编辑:互联网与母婴产业圈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mwc.com/zcmbyy/166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