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分享让中医更简单有趣更贴近生活

这是一个春雨贵如油的季节,也是一个湿气泛滥的季节。说贵如油,是因为春始属木,万物的苏醒成长,需要雨水的滋养,这也是五行里讲的水生木。之所以说湿气泛滥,是因为水过多的时候,容易造成土崩瓦解。何为“过多”?超过自身的承载力,超过自身的需求就是:过,就是:多。甚至成为邪!中医里水过多称为湿邪。

众所周知,我们人体中水的成分占70%-80%,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组成部份。水在西方的物质思维里用H2O表达。论物质成份,湿气里的成份也是H2O,大家都是一样的,那在中医里怎么成了湿邪呢?

好,先来看看,我们的老祖先是怎么表达水的。水在八卦里位于坎卦位,所以在我们的很多典藉里叫坎水,以前没学易经时,看到书里这么表达水,总觉得蒙蒙的,只不过老在课中听老师讲:坎中阳。所以也就记住了这个卦的画法:外面两根阴爻,里面一根阳爻。

卦是能量状态、特性的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来看坎卦中间这根阳爻,表达的信息量是很大的。这就是我们老祖宗厉害的地方:一张八卦图包罗天下事。

水是偏阴没错,但水跟水是不是都一样呢?当然不一样。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几张图。

一潭死水

●气水分离,营养物质析出、腐败,漂浮在水面

●人体中水的成分占70%-80%,如果长期不动也会变成气水分离,营养物质析出、腐败,由此形成水湿、气滞、淤堵状态。于是出现人体打嗝、放屁、湿疹、脚气、斑秃等等等生理症状及现象……。

一派死寂

死水一潭,水面漂浮着被析出的腐败物质,这在人体有就是皮肤上长出的各种名堂的疹子

蕴含力量

创造生命

生机勃勃

这几张图很直观的表达了,这些水里面蕴含的力量,阳气,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在前面讲到,坎卦里的那根阳爻,表达的信息量很大。这些水都可以用坎来表达,但他们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阳爻里面的信息不一样。

那么在中医的世界里,坎水,也就是身体里那70%-80%的水,正常情况下到底是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呈现和运转呢?

我们来想像一下,喝进胃里水,如果以液态的形式,能够自己倒流上脑,上喉咙、上嘴巴吗?显然不能,对不对?

如图上图所示,喝进去的水要经过脾、肾共同的作用变成炁(气),类似水蒸气、雾露状,才能往上。实际上水在周身的运转,正常情况下都是如此。所以古人把这个炁(气)叫真气、真水。也就是充满阳性能量、充满活力的水。

什么是湿气?

由以上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知道,所谓湿,就是没有生机、没有活力的,缺乏阳性能量的死水。湿之所以被称为邪,是因为它影响了身体的整体运转,而让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感。

这里要注意了哈,伤你的时候就为邪。没伤到你的时候,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大自然中正常的六气。所以,打个比方,同样一股风,对于你来说,可能是邪气,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正常的、自然的六气。这取决于邪气的大小和你本身正气的多少,也就是你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平衡一打破,人就会有不舒服的症状出现。

其实,人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外面的邪气,比如,走到外面风一吹,一个激灵,我们就已经感冒了,多数情况下,人体正气(气血,功能)可以将这个邪气赶出去,所以不会发生感冒的症状。在自体功能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于是就发生了太阳病,也就是感冒。湿气伤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湿气,从字面上也可以看出,是水汽从无形变成有形了。

按照现代人的观念,有一点像体内的水分子多了,呈离散状态。当这个雾露状的东西,水分子比重过大了或者说杂质过多了也就变成了中医里讲的浊水,进而演变成湿。当身体浊水、湿气过多时,真气运行流畅度一定是会减慢的,也就会出现气滞,表现是胀。哪里气憋住了,等于憋住的位置相对气多了,就像自行车的轮胎,没有气,我们就泵气直至饱满,就会发胀,所以局部有胀闷感,是气滞的表现。也可以这么说,凡是湿停留的地方除了湿本来的症状之外,也很容易出现局部的胀闷感。这就是湿阻气机。

因为人是活的,靠真气周身流转循环维持身体的运行。哪里有阻滞,都要拼了命的冲过去。这也是身体出现胀、痛、闷……的原因,中医里有句话叫: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胀和痛往往是相互伴随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图片,不难看出,身体湿气形成的核心原理就是:进入身体的水,超过身体的运化、蒸腾能力,从而导致一潭死水。

随着中医养生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人身体湿气重的危害。甚至有寒湿为万病之源的说法。

生活中稍微留意一下,很多人有水湿,无论大人孩子,无论是胖是瘦。不要以为只有胖子才会有水湿哦。

那么身上的湿气到底是怎么来的?

跟环境、跟气候,跟个人体质,跟生活习惯等都有关系。

引起体内湿气重的来源:通常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外湿侵滞,再一个就是内湿。

一、外湿侵滞:引起的湿气重

比如经常淋雨、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经常穿湿衣服、太冷衣服穿的少、夏季办公室空调温度开得太低、长期水中作业、久居地下室等,湿邪就很容易侵袭人体,留滞不去,就会造成湿气重的表现,这种湿气一般停留在肌表,关节等处。特别是身体素质不够好:气血不够畅旺的人,尤其易受湿邪侵袭。

应对方法:外湿的症状可以采取驱风、除湿等措施来避免。

尽量避免淋雨、衣服淋湿了要及时换成干衣服,淋湿了,洗头了要及时吹干,特别是晚上不要湿发就寝,以防湿气入体;天冷要保暖以防寒气入体,受寒初起,可以用吹风机吹吹大椎穴,乃至整个后背。平时要适当地开窗透气,不要让房间内的潮气太重,必要时可以开除湿机。

二、内湿:体质和生活习惯、情志引起的体内湿气重

饮食不当或者脾胃运化力虚弱。比如在脾土虚的情况下,水湿运化不利,聚在中焦,就会造成内湿重的表现。内湿则可以采取健脾,增加脾胃运动力,和控制摄入量。

具体来说,引发内湿的原因通常有以下一些因素:

1、久坐不动

长期久坐不动,没有体力消耗,身体代谢自然变慢,身体的运化能力就随之降低,活力不足导致阳虚。因为脾胃主四肢,四肢一动,动则升阳,脾胃运化力直接增加。

应对方法:多多运动,运动生阳,尤其是能让身体出汗的运动要把皮肤这扇窗户打开,借助运动产生的热量将湿气“蒸腾”出去。但是也不能太过大汗哈,汗血同源,过则伤,特别是在冬天。

2、睡眠不足

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眠不足的人通常活力不足,机体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身体自然低迷。

正确做法:保证睡眠时间,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还有,每天增加体力消耗会让睡眠质量更高。(体力消耗增加阳气)

3、饮食口味过重

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加之胃肠动力不足,就会阻塞经络影响周身能量运行。

正确做法:饮食清淡适量,三餐从简。早餐:根茎籽:中餐花叶肉;晚餐不吃或者少吃甚至短期断食,多吃粗纤维,减少身体的运化负担。

4、长期节食

不仅是胖人,瘦子体内也会有湿邪。比如你依靠节食来保持身体,体内的“火力”就会不旺,因为缺乏制造“火焰”的原材料。

应对方法: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健康瘦。不要轻易采取伤害身体的节食减肥法。

5、便秘

机体最天然的排湿途径就是通过大小便,而如果便秘的话,排出途径不顺畅,也会导致湿气加重。

应对方法:多吃排湿缓解便秘的食物,用炒薏米红豆汤或锅巴来解决。喝上一阵子炒薏米红豆汤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核心还是要增加胃肠的蠕动力。

6、吃过多的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比如夏天吃冰棍伤了脾脏,影响体内水分的排出,多余的水分停滞在体内就形成了湿气。

正确做法:就算是夏季也不可贪多生冷的食物。忍不住吃了,要尽快想办法补救。

7、思虑过重

脾主化湿,思虑过重会损伤脾胃运化,脾一虚,无以运湿则湿气重。

正确做法:阳气不足的人,容易情绪低落,消极悲观,越是如此,阳气越是虚,更无力化湿,因此,请立即调整心情,让阳光照进心中,积极起来,多笑多喜悦,必能化湿。

8、气血不足

对于那些血气不足的人群来说,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经络会运行不顺畅,那么就会让身体中的腑脏功能减弱,从而导致身体中的器官代谢速度变慢,特别是脾胃运化力降低,从而身体中的水分就会堆积,排不出体外,因此,就会让很多人出现体内湿气重的情况。

正确做法:对于这类人群而言,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给身体补充气血,比如说你可以吃一些补充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等,又或者是可以通过按摩血海穴、天枢穴等方式,都可以有效的帮助你们给身体中补充气血,从而让你气血两旺,人也会变得更加的健康。

9、长期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损害,也会加重我们人体内的湿度。中医上讲,酒助湿邪。

正确做法: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饮酒的量和次数,更不要借酒消愁。

每一个人都可以自我诊断是否有湿气

1.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2,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

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3,洗漱时——看舌苔

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还有湿;

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4、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5、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

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顺便说一个祛湿的妙法,就是点揉:承山穴,艾灸大敦穴

6、嘴巴里莫名的寡淡无味。

湿气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皮肤变差,头发爱出油。湿气侵袭,皮肤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皮肤会油腻,毛孔粗大,暗黄没有光泽,严重者会长斑长痘

2.长小肚腩,湿气会让人变胖,即便是干瘦的人也会有小肚子,有些长期被湿气困扰的人,无论怎么减肥都会反弹,最终体重逐年增加,终于一胖毁所有。

3,妇科病,湿邪有一个特征就是“趋下”,易伤及人的腰以下部位。

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异味明显等

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4,食欲差,大便不成型。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运化效果,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并且长期便溏,大便粘腻,解完后总有某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

湿气偏重有什么具体的危害?

1.损伤脾胃消化功能,身体湿气重容易阻碍脾胃气机,损伤脾阳,导致机体出现消化不良,水湿内生,从而又加剧了体内湿气的产生。

因此湿气重可以影响人们的食欲,导致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水肿、痰饮等症。

2.湿气重可以阻滞经络关节,引起关节疼痛重着或者是屈伸不利,因此湿气重的人也往往会出现头困身重,四肢酸楚沉重并且附着难移等症状。

3.因为湿性黏滞,所以湿气引起的疾病往往都是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或是缠绵难愈。

4.因为湿气为重浊之邪,容易滞留于人体脏腑经络之间,阻碍气机,使脏腑功能出现失调,经络阻滞不畅。

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可出现胸膈满闷;

湿阻中焦,则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脘痞腹胀,食欲减退;

湿邪停聚于下焦,者可导致肾脏和膀胱气机不利,出现小幅胀满、小便淋漓不畅等。

湿气重危害不同人群的具体表现

小孩身体湿气重,可引起挑食、不爱吃饭、腹泻、大便不顺畅……

老年人身体湿气重,就可能出现下肢酸困,经常腰腿、关节疼痛等症状;

女性湿气重,则可能出现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妇科病。

男性性湿气重,则出现各种五花八门的男科疾病,比如常见的前列腺炎。

综上所述,寒湿为万病之源,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根据湿气形成的核心原理

那么,其实不生病的根本大法就是不让自己身上这一潭水变成死水!控制饮食,合道作息养好脾胃的同时,动起来,动起来,现在知道动起来的意义有多么重大了吧?!准确的讲,应该是运动,中国功法讲究运气,叫练功:运中动。而不是盲目的动肌肉,练肌肉。肌肉板结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个以后分享。

我个人就是比较喜欢练功,加艾灸:用纯艾绒方便型那种,容易坚持。

推荐阅读点击可看

艾灸出水泡,起红疹,这可怎么办?

常见的排病反应,你经历了多少

富察皇后告诉:你不孕科为何爆满的秘密

●月子病不重视,比癌症还难调理

顺天应时的生活

为什么你永远遇不到一个好中医

人民日报:中国人把中医的“鞋”弄丢了

感冒及隐于感冒背后的真理

重磅!希波克拉底誓言第八次修改,三处与中国医生最为相关

明道老师聂枭最新高清视频剪辑,值得收藏!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惊喜~可以直接和我对话

行云zhilan

谢谢鼓励?我会再接再力哦?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名医会诊
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mwc.com/zcmbjc/168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