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苏州一位年仅24岁的工程师因长时间加班猝死,再次引发人们对过度劳累透支健康的   

当下,一些地方和单位并未按劳动法、带薪休假等国家法规行事。有的地方提出“5+2、白加黑”,有的县市甚至提出“”工作法,即每天三小时吃饭、五小时睡觉、十六小时工作。而要求干部职工加班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的是为了“加快招商引资”,还有的是“转变工作方式、提振精神状态”。在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疲劳战术”被当成经验,低效率的加班被视为作风,这不仅影响了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助长了形式主义。

  

无节制地要求干部职工加班,与宪法、劳动法、公务员法的要求相悖。劳动法明文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提倡发扬无私奉献、夙夜在公的精神,但不能以牺牲干部职工身体为代价。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队伍才会更有战斗力,才可以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各地方和单位应摒弃靠“5+2、白加黑”追求业绩的旧观念,把关爱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的政策落到实处,尤其应对那些在单位挑大梁的中青年业务骨干给予更多的关爱。(新华每日电讯宋振远、伍鲲鹏)

你太累了,歇一歇吧

应该说,累,有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职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不小,劳动强度常常挑战人们的体力极限。“葛优躺”的流行,腰酸背痛、失眠、健忘等症状的频出,无不显示着我们可能患上了“过劳症”。

然而,现行法律对过劳死是否属于工伤,在实践中还存在认定上的模糊,而劳动监察部门的监察力度也普遍不足,就算是认定为“过劳”,企业受到的惩处也只是少量罚款,违法成本较低,因此加班成了不少企业堂而皇之的要求。过劳之下,常有悲剧,近些年不时有人因劳累引发疾病离世,死亡年龄也不断趋于年轻化,IT、外企、媒体等行业更是重灾区。

其实,劳累大多出于自愿。加班,是责任心的体现,也是获得较高职位和收入的途径。为了提神缓解疲劳,咖啡、浓茶、烟草甚至药物都成了上班族的必备品,让原本疲劳困乏的身体雪上加霜。油尽必然灯枯,疾病骤然暴发,重创健康,伤害生命,让人猝不及防。

由此看来,过劳是种病,还得治。

面对一个个逝去的生命,法律、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无动于衷,必须有所行动,对症下药。对过劳死要有明确的认定办法,厘清模糊地带,一旦确定,企业必须依法给出高额赔偿,提高其支付的代价和成本。

何为“过劳”

从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过劳”为何会致死?

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同时,社会的大环境也是产生“过劳死”的主要推手之一。比如,经济社会转型的压力增大、竞争加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过劳”的几大症状

1、“将军肚”早现。

30-4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症状之一。

2、脱发,斑秃,早秃。

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

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记忆力减退。

  

5、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燥,悲观。

  

6、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7、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感到不解乏。

  

8、经常头痛,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当你出现上述几大症状时,请你注意了!

防治“过劳”你可以这样做

1、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

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制定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增强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培养多种兴趣,积极转移注意力。

4、多锻炼。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等。

5、进餐时间规律化。有规律地进餐,可以使身体经常处于正常的新陈代谢状态。

6、多睡觉。每个人的睡眠需要是不同的,应该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固定睡眠时间。

面对过劳而病、而死,法律、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无动于衷,必须有所行动!健康才是一切的本钱,延长工时不如提高效率。

来源:新华网









































深圳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mwc.com/zcmbjc/16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