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又称“第三状态”、“次健康”,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一般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通俗地讲,“亚健康状态”医院检查化验不出毛病,又自我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有可能发展成为第二状态,即生病,也可通过治疗恢复到第一状态,即健康。[1]

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的患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的活力下降、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如果及时进行疏导,会走出健康阴影,如果任其发展,则会转成疾病。亚健康高危人群中,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又是高危中的高危,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威胁人的生命,导致40岁就早亡的局面。[2]

折叠编辑本段类型

1、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2、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引发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3、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4、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

5、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激。[3]

传统医学中的亚健康

我们通常说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

现代医学中的亚健康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细究之,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压力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它约占人群的25%~28%。

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1/3,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们的表现比较错综,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包括前述的各种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归纳为3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从临床检测来看,城市里的这类群体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另有至少超过10%的人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的,可称作“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或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或未求诊断,或即便医生作了检查,一时尚未查出。严格地说,最后一类已不属于亚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状态,只是有待于明确诊断而已。因此,扣除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亚健康者约占人口的60%。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也不过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有趣的是,人群中已被确诊为患病,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也占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过程的两端的话,那么它就像一个两头尖的橄榄,中间凸出的一大块,正是处于健康与有病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想了解你自己是否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可以通过以下五个心理亚健康的表现来进行判断,如果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建议及时的进行心理健康保养,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一下心理辅导。

心理亚健康状态表现:

1、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老是忘记很多事情,在进行学习工作时,容易走神,无法集中自己的精力?其实这些都是心理亚健康的一种表现,它在提醒你,你的状态已经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要注意调整!

2、思维缓慢、反应迟钝。

如果发现自己想问题时有些困难,与人交流时,脑海中偶尔“短路”大脑的反应变慢,与人交谈时,总会慢上半拍时,那么就说明你是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了。

3、长时间的不良情绪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出现不良情绪,一般来说都能自我调整,但是如果不良情绪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无法自我调整,那么这时就需要注意了,如果不及时的注意心理保健,有可能就会恶化,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4、不自信,安全感不够

如果你发现最近越来越不自信,总是对未来优虑,喜欢独处,回避社会,那么你就要小心了![4]

折叠编辑本段症状症状

1.“将军肚”早现。30~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5.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10.想做事时,不明原因地走神,脑子里想东想西,精神难以集中。

11.看什么都不顺眼,烦躁,动辄发火。

12.处于敏感紧张状态,惧怕并回避某人、某地、某物或某事。

13.为自己的生命常规被扰乱而不高兴,总想恢复原状。对已做完的事,已想明白的问题,反复思考和检查,而自己又为这种反复而苦恼。

14.身上有某种不适或疼痛,但医生查不出问题,而仍不放心,总想着这件事。

15.很恼烦,但不一定知道为何烦恼;做其他事常常不能分散对烦恼的注意,也就是说烦恼好像摆脱不了。

16.情绪低落、心情沉重,整天不快乐,工作、学习、娱乐、生活都提不起精神和兴趣。

17.易于疲乏,或无明显原因感到精力不足,体力不支。

18.怕与人交往,厌恶人多,在他人面前无自信心,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19.心情不好时就晕倒,控制不住情绪和行为,甚至突然说不出话、看不见东西、憋气、肌肉抽搐等。

20.觉得别人都不好,别人都不理解你,都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对。事过之后能有所察觉,似乎自己太多事了,钻了牛角尖。

我们可以对照以上“信号”自我检查,具有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无需担心,具有上述3~5项者,则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疲劳综合征”———“过劳死”的“预备军”。另有三种人易“过劳死”:一是有钱(有势)的人,特别是只知道消费不知道保养的人;二是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三是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折叠编辑本段亚健康的表现

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时,常常有以下表现:

1.心病不安,惊悸少眠: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

2.汗出津津,经常感冒:经常自汗、盗汗、出虚汗,自己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

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发红,舌苔厚腻,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

4.面色有滞,目围灰暗:面色无华,憔悴;双目周围,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

5.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有些中老年妇女,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

6.指甲成像,变化异常:中医认为,人体躯干四肢、脏腑经络、气血体能信息层叠融会在指甲成象上称为甲象。如指甲出现卷如葱管、相似蒜头、剥如竹笋、枯似鱼鳞、曲类鹰爪、塌同瘪螺、月痕不齐、峰突凹残、甲面白点等,均为甲象异常,病位或在脏腑、或累及经络、营卫阻滞。

7.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妇女在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胁串痛,妇科检查,乳房常有硬结,应给予特别重视。

8.口吐粘物,呃逆胀满:常有胸腹胀满、大便粘滞不畅、肛门湿热之感,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口中粘滞不爽,吐之为快。重时,晨起非吐不可,进行性加重。此时,应及时检查是否胃部、食道有占位性病变。

9.体温异常,倦怠无力:下午体温常常37-38°C左右,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医院检查是否有结核等。

10.视力模糊,头胀头疼:平时视力正常,突感视力下降(非眼镜度数不适),且伴有目胀、头疼,此时千万不可大意,医院检查是否有颅内占位性病变。

自我检测基础体征检测

1.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kg,超过者为不正常。

2.体温基本在37℃左右:每日的体温变化不超过1摄氏度,超过1摄氏度者为不正常。

3.脉搏每分钟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次,不多于次,否则为不正常。

4.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呼吸次数与心脉跳动的比例为1:4,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或多于24次为不正常。

5.大便基本定时:每日1~2次,若连续3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4次以上为不正常。

6.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1.5kg左右:连续一周每日进食超过正常进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进食量的1/3为不正常。

7.一昼夜的尿量在ml左右:连续3天24小时内尿量多于ml,或一天内尿量少于ml为不正常。

8.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或推后15天以上为不正常,常有痛经伴随。

9.正常成年男女结婚后能生育: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3年内不育为不正常。

10.每日能按时起居:睡眠6~8小时,若不足4小时或每日超过15小时为不正常。

11.女子健康打分:

通过指甲检测

1、指甲纵纹——神经衰弱

指甲上有数条明显纵纹——表示长期神经衰弱、机体衰老的象征。容易出现:神经衰弱,长期失眠,多梦,难入睡。消耗性疾病,体力透支(如身心疲劳综合征)。免疫功能差,容易感冒。

2、指甲横纹——横纹深粗者,表示一次严重的疾病。指甲横纹多且细者,多见于长期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泄泻等症状。

3、指甲斑点——瘀黑斑点—是表示脑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的征兆。一般右手指甲出现,表示左脑有问题。

指甲白点—消化不良,指甲上出现1个或数个白点:成人多见肝功能代谢或受损,特别是乙肝慢性病人。

小孩多见于肠胃积滞,消化不良或虫积或缺钙习惯性便秘,长期造成肠胃紊乱也会出现点状白点。

通过日常行为检测

以下介绍的是判断身体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测试方法:简单的测评(以下各项,符合的计1分,不符合的不记分。)

(1)早晨懒得起床。

(2)公共汽车来了,一点也不想跑着赶上去。

(3)爬楼梯时常常绊到脚。

(4)不愿意跟上级或者熟人见面。

(5)写文章时老出错。

(6)说话的声音又细又短。

(7)不愿意和同事们多说话。

(8)常常托着脸呆想。

(9)没事就喜欢喝茶、喝饮料。

(10)不想吃带一点油腻的东西。

(11)很想在饭菜上撒点辛辣的调料。

(12)老觉得手发硬。

(13)常常觉得眼睛睁不开。

(14)老是不合时宜地打哈欠。

(15)怎么也想不起朋友的具体住址。

(16)老想把脚搁到桌子上面去。

(17)对吸烟情有独钟。

(18)体重突然下降,觉得挺好、无所谓。

(19)便秘,或者一有风吹草动,肚子就不舒服。

(20)晚上越是数羊,越是睡不着。

如果以上亚健康测试题你得分超过5分,说明你的健康状况已经敲响警钟。超过10分,你该好好检讨自己的生活状态,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mwc.com/zcmbjc/163917.html